活塞杆回程时漏油,怎么解决?
检查:
首先应该先卸下活塞杆底下的工作台板,旋开出油管的管接头,放掉液压缸里面中的液压油。然后再把上面的管接头进行旋开,让油可以流回油箱,后,精密活塞杆厂家,再旋开活塞杆下面的缸盖,用拔销器把导向套从液压缸里拉出,导向套上有两个螺纹孔。
解决方法:
一般情况下,当活塞杆回程时下面出现漏油的现象时,大部分都是由于密封圈发生损坏而导致的。我们可以通过更换密封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安装密封圈时应注意:
1、密封圈唇口应对着压力油,并且注意不要装反。
2、在车加工衬套时,要注意活塞杆头的倒角情况,精密活塞杆价格,可以让它可以在衬套的一头车内倒角。
3、在把衬套倒角过这一头套入导向套时,需要让衬套压住密封圈唇口。然后再把导向套连同衬套一起套入活塞杆,活塞杆进入导向套,衬套就出来了。
目前液压支柱再制造的主要工艺方法是电镀。对于只有擦伤、磕伤或局部腐蚀坑的支柱,通过退镀→补焊缺陷→光整表面→镀铬→磨外圆进行再制造。由于手工焊补效率低,而且不适用于大面积损伤的支柱,现在通用的方法是将表面缺陷完全去除后镀铁恢复尺寸,后按煤炭行业标准 MT313-92进行电镀铬和机加工。镀铁成本低,表面镀铬使支柱防腐耐磨,这种方法适合大规模支柱再制造。其工艺流程为:
拆开支柱 →筛选( 检查阀孔) → 校直( 如果弯曲)→磨外圆→除油、除锈→镀铁→镀工业铬→磨外圆( Ra =1.6μm)→质检→装配。
这种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存在的问题依然是容易被腐蚀起泡。而且近几年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用大电流,精密活塞杆厂价,快速电镀,造成镀层微裂纹产生,支柱使用寿命进一步下降。电镀铬大的问题是产生六价铬,污染环境,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替代方法。
3个原因造成活塞杆动臂带载不能提升
1.液压系统设计不合理。操纵阀与全液压转向器为单泵串联,巴中精密活塞杆,安全阀调定压力分16MPa,而液压泵的额定工作压力也为16MPa。液压泵经常在满负载或长时间超负荷(高压)情况下工作,并且系统有液力冲击,长期不换油,液压油受污染,加剧液压泵磨损,以致液压泵泵壳炸裂(后曾发现此类故障)。
2.液压泵严重磨损。在低速运转时泵内泄漏严重;高速运转时,泵压力稍有提高,但由于泵的磨损及内泄,容积效率显着下降,很难达到额定压力。液压泵长时间工作又加剧了磨损,油温升高,由此造成液压元件磨损及密封件的老化、损坏,丧失密封能力,液压油变质,后导致故障发生。
3.液压元件选型不合理。动臂油缸规格为70/40非标准系列,密封件亦为非标准件,制造成本高且密封件更换不便。动臂油缸缸径小,势必使系统调定压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