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杆采用化学镀工艺的可能性
化学沉积Ni-P合金与电镀不同之处在于:电镀是利用电能将金属阳离子还原成金属并沉积在阴极上,而化学镀是在无直流电源条件下,用化学还原方法使镍阳离子还原成金属镍并沉积在催化金属表面上。由于铁、镍等金属及合金都具有催化作用,因此上述合金材料都可和沉积Ni-P合金,而且一旦开始后,由于镍的自身催化作用,这种氧化还原反应就会在镀件各处均匀的连续不断的进行下去,从而获得一定厚度的Ni-P合金镀层。当镀层含磷较高,一般为8%~13.5%时,镀层结构为非晶态。这种结构不存在晶界、位错等组织缺陷,不会产生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为镀层提供了比电镀层好的耐蚀性。由于Ni-P合金镀层硬度较高,在沉积状态下,镀层硬度为500~600HV,400°C热处理后为980~1100HV,所以它具有相当于或优于镀硬铬的耐磨性。化学镀Ni-P合金镀层在工业中应用广泛,但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应用比较少,尝试将化学镀技术应用于工程起重机的液压缸活塞杆,以代替镀硬铬的耐磨性.
液压缸活塞杆拉伤的修复工艺
1、在粗模的内壁上涂一层薄薄的红印油,将粗模紧靠在液压缸活塞杆的待修部位上沿着轴线进行往复地磨合几次,然后再将细锉把活塞杆上较重的红印进行锉掉。如此反复修锉,后留0.04-0.07mm的加工余量就可以了。
2、在完成以上步骤后,应用320目的砂条蘸煤油配合精模,把液压缸活塞杆修磨到规定的尺寸大小,后再用砂布背面,活塞杆密封圈,蘸一些煤油进行手工抛光就可以了。
注意:
在液压缸活塞杆拉伤的修复过程中,要求其填料与母材必须要结合牢固、平滑。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调料也必须要耐用并且要易于手工加工,这样的话,焊缝成型才会美观。
无锡市精恒液压--油缸活塞杆的热处理
活塞杆工作过程中运动频繁,受力复杂,因此除要求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防止变形与断裂外,还要求其表面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表面硬度要求达到58-62HRC,生产过程中常采用高频淬火处理。淬火设备选用半自动连续淬火加热炉,活塞杆由上料机输送到淬火炉传送带上,通过传送带水平旋转匀速送入感应圈中加热淬火。表面淬火的关键是感应线圈的制作与淬火工艺参数的选择。感应线圈采用10*8mm矩形铜管弯制而成,并设计为双层结构并排放置,前后圈之间相隔一定距离,活塞杆安装方法,前圈不做喷水孔,利用前圈进行预热。后圈钻孔径为0.9mm的喷水孔,沿圆周均匀分布,喷水角度设计为36度;感应圈内径比活塞杆外径大4-5mm。淬火加热阳极电压PV为11-12KV,阳极电流PA为1.9-2.2A,活塞杆标准,栅极电流GA为0.38-0.40A,活塞杆,通过调节活塞杆送料架旋转速度来控制活塞杆移动速度,将活塞杆表面加热到890-910℃后激速喷水冷却。淬火液选用专用淬火液加50-60%的水稀释而成,喷水压力保持在0.1MPa左右,通过控制喷水冷却时间从而控制水冷后产品温度,利用余热自身回火。经检测,淬硬层深度为2-3mm,表层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心部组织为回火索氏体,表面硬度为58-60HRC,心部硬度为210-230H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