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活塞杆钻孔倒角设备的设计
①刀具旋转支撑部分设计采用输油器结构,保证刚度合理的前提下,中空活塞杆,实现刀具内排液,并可控制切削液的流量。
②装夹系统采用径向定位和轴向定位两种定位,可调节到钻孔中心位置符合图样要求,结合压板式夹紧。
③倒角系统采用原车床尾座,抽去丝杠等内部零件,加入钻杆、电动机等改制而成。倒角电动机可实现变频,调节转速。当工件钻孔结束,工件在大托板的带动下快速返回进行倒角。倒角钻杆莫氏锥度为6#,强度高。
④冷却系统利用原车床尾部的冷却液箱,增加一个流量为10L的齿轮油泵、电动机等附件,通过流量调节阀,送往输油器,实现切削液的循环利用。
我国活塞杆表面处理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活塞杆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石油装备、军工机械等领域,是影响机械装备性能的关键零部件,活塞杆,而活塞杆表面处理技术又是影响活塞杆性能的关键技能。一直以来,这个领域的先进技术都被德国公司垄断。
作为制造大国,我国活塞杆表面处理市场需求广阔。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活塞杆表面处理技术以传统的电镀铬工艺为主。电镀铬技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污染严重,至今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采用先进而环保的工艺替代电镀铬。
活塞杆金相组织检测分析
将试样用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制备成金相试样,利用金相显微镜对试样进行金相组织分析。由图8活塞杆金相组织可以看出,活塞杆组织分布不均匀,呈现轴向条带状分布,这是活塞杆毛坯料扎制形成的。呈现条带状分布的金相组织中,一部分区域为比较粗大的贝氏体组织,一部分区域为细小的索氏体组织,优质活塞杆,这说明活塞杆制造过程中的热处理状态为调质热处理,中心穿孔活塞杆,但是热处理不完全,未形成全部索氏体组织,含有较脆的粗大贝氏体组织,从而降低了活塞杆的抗疲劳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