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杆镀后抛光的控制是怎么样的?
抛光后前叉管质量的好坏,可通过检查其表面粗糙度及光泽度予以评定。并可通过耐腐蚀性试验检查获得抛光工艺参数及条件。前叉管镀后抛光一般采用不同目数的抛盘在设备上进行。在实际控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调整抛盘与前叉管的压力及进给量。
2.按规定频次在抛盘上涂适宜的抛光膏。抛光膏本身的质量也至关重。
3.正确选择抛盘质地与目数。精抛盘目数应大于600目,如用羽布抛盘结合使用抛光膏,作为末道精抛效果更佳。
振动稳定化处理工艺通常用于各类基础件、焊接件以及长径比较大的轴类零件。此处被借用为活塞杆类零件的校直,属于使用范围。此时振动稳定化处理时的残余应力为附加的压弯应力,激振力则为铜棒敲击力。
压弯加敲击振动的方法虽然可解决活塞杆类零件精加工后的变形问题,采用铜棒校直还可以节约激振器设备,活塞杆生产厂家,并达到类似效果,但劳动强度大,且要求操作者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仅适用于单件和小批量杆类零件的精校直。
液压缸活塞杆从设计到生产过程
首先我们必须从设计之初就了解活塞杆液压缸的生产目标,活塞杆,定义参数,结构,和特点。
1.确定整体的结构类型。
双作用双活塞杆式液压缸、双作用单活塞杆式液压缸、单作用柱塞式液压缸、伸缩式液压缸。
2.根据所确定的参数比如载荷、体积和重力确定液压缸的行程,活塞杆厂商,和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负载和规律,并计算出来。
3.根据计算出来的数据定制或者选择活塞杆的直径、长度和活塞的大小
4.在根据活塞杆的情况确定出液压油的多少,确定液压泵的流量情况大值和小值。
5.根据活塞杆的数据确定对缸筒的外径和内径要求,并确定。
6.确认对缸盖和与缸筒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结构形式。
7.确定工作的行程大小,判断活塞杆的弯曲强度和整体液压缸的稳定性
8.选择其他配件。
9.根据以上要求设计出整个零部件的组合图型。
10.根据组合图建立模型。
11.生产样品,测试,调整。